修族谱就上新族谱网

首页-->地方分会

理清文皋公脉五个为什么


2016-09-22

要一一理清文皋公是否宗彦公裔族脉派,必须从五个方方面入手我们查溆浦向氏宗谱,载文皋为宗彦公12代孙,与沅陵莲花池向氏宗谱类同。然而,溆浦民国二十七年(1938)向氏通谱主撰向宪章(龙潭文皋公26代孙)撰《辰阳向氏宗派辨》,称“文皋公与宗彦姓氏虽同而宗派各别”。这使皋公裔族子孙困惑不解。我觉得,要真能回答这个问题,务必从以下“五个为什么”入手。
一、老谱称,文皋公属宗彦公12代孙,那文皋公出生地是江西省南昌府新建县新米观(贯),現南昌市新建区生米镇。而宗彦公竞是从湖北异地徙江西丰水居住,后受命来湖南湘西作官。文皋公与宗彦公是宗亲脉派,怎么居住在两个地方,这是为什么?
二、文皋公任辰阳太守,仅两年时间,在征蒙不克辞官后,为何不直接回到他沅陵老家宗彦公住地莲花池,而要隐居到不毛之地的沅陵麻㲺铺狗子潭造房居住呢?查沅陵莲花池与狗子潭两地各离太守府沅陵城都相差不过七八十里或六七十里。这是为什么?
三、查上、中、下莲花池宗彦公裔族堂号与文皋公裔族堂号完全不同,我文皋公裔族堂一直为耐职堂。怎么一个直系脉派弄出两截然不同的堂号来了。这是为什么?
四、文皋公之子向纯公,进士及第,京城评事,升山东佥事。因父任辰阳太守,其回辰阳追冦,爱上溆浦山水,即定居该县观音阁茅坡头直至百年归土。其子孙明知属宗彦公后裔,为何还要在纯公墓碑上,刻留“贤宗耐职官南宋,派衍芗林宅柳江”这幅墓聯。岂不是多此一举。这次与向东、向恩华、向延寿、向荣华、向荣龙等五人,到南昌市、都昌县考察,证明墓对联事出有因,考察查确有实据。这又是为什么?
五、《辰阳向氏宗派辩”中称:“不然,考该谱之事更相矛盾,载有宗彦后五代之元和、元时为边将,我祖皋公系南宋时为辰阳太守,且有十二代孙为官南宋,而五代孙反在元朝乎。况后音距南宋不過百五十余年,亦安能到十二代乎?是皋公与宗彦姓氏虽同,宗派各别,其明徵(証明丿也”。我族通谱之主撰向宪章所列举之辞有人有物,有时有据,措辞肯定,事实清楚,盖论确鍳。这又是为什么?!
以上五个为什么,仍然坚持老谱载文皋公属宗彦公12代孙的皋公裔族子孙,能不好好思考吗?!

南省溆浦县向氏宗亲顾问、原湖南宗亲会(一届)副会长兼秘书长向东敬撰
公元二O—六年九月二十一日于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