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族谱就上新族谱网

首页-->编委会

四川学子向文静高分考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


2019-07-30

(向氏宗亲网讯 通讯员向开文)2019年7月30日获据,四川学子向文静以高分考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理科试验班。

向文静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录取通知书




我的十二年学路征程

向文静


我是向文静,作为一名准大学生,刚刚结束了紧张忙碌的的高考,即将踏入大学校门,开启人生的新征程。回首十二年青春岁月,我走过用汗与泪洗净尘埃的路途,看过用爱与暖驱走雾霾的苍穹,留在心间感触最深的莫过于感激与憧憬。
我并不是一开始就喜欢学习。小学的我,空有当一名科学家的美好的梦,却处于被动学习的地步。十一年前,我们家举家搬迁,而我也从故乡的小学转学至代市镇小,开始一年级下册的学习课程。那时候的我,年纪小,心态天真幼稚,尚未懂得学习的意义,每天以玩为主要事务,成绩差得一塌糊涂;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三年级之后父母从外地打工回来,我的学习成绩因为母亲呕心沥血的监督教导而渐渐提高,最终以较高的分数升入代市镇初级中学。
进入初中,肩上的责任和学习任务都重了。学习上,母亲对我比小学时更加严格要求,背诵政史地生知识点、做数理化习题是每天的常态。管理能力上,老师对我悉心培养。从初一开始,我便被班主任张老师任命为班长。每天要管理诸多班级事务,完成老师交代的各项任务。印象最深的是初三下学期班主任张老师生病住院,那时我们已进入自主复习阶段,许多本由班主任处理的事务几乎全落在我的肩上,导致我常常在上课的时候便被年级主任叫出去处理各种琐碎事务。那段时间看似很辛苦,实际上却在无形之中锻炼了我的能力、缓解了我学习上的疲惫。同时,张老师也很重视对我的思想教育,他告诉我学习的目的不是追求浮华的功名,要心怀家国、胸怀大志,还经常给我讲述许多伟人的事迹。我的大部分对于责任意识与使命感的认识,就是初中时在张老师的引领下形成的。正因为如此,自己对学习的意义才渐渐有了清晰的认识——首先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然后不能辜负爱自己的人的期望,最终目标是尽力为这个世界做点什么。
怀着这种思想,初中毕业后我去了南充,进入听闻已久的南高学习。初到南高,我怀着无限期许,暗自许下人生诺言。但现实的残酷复杂与自己对高中生活的美好期许形成强烈反差,给我的热情浇了一盆冷水。高中生活的第一年我便陷入了从所未有的迷茫,不知道我的人生诺言——为这个世界付出,是否还值得。我浑浑噩噩地过了一年,紧接着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糟糕的成绩又给了我沉重的一击,让我意识到自己的颓废与无能。高二换教室之后,墙壁上印着一条让我印象很深的尼采的名言“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从此我便振作起来。之后我开始学会多读哲学等有哲思涵养的书籍而不是胡思乱想,于是自己的心境也渐渐开阔,慢慢地,我走出了自己的狭窄区域,渐渐接受了周围的复杂,也逐渐理解了社会灰色地带存在的合理性;同时学会多跑跑步、打打球,合理宣泄并调整自己的情绪、缓解学习与人际关系上的压力。最终我的学习又逐步回到了正轨,重拾了自己对往日诺言的信心。
进入高三,父母来到南充陪读,解决了我生活上的各种大小事务,也许是因为不必考虑日常生活的问题,我在学习上也更加的轻松:不会整天紧绷着神经,很少去担心高考的来临。每天就再平常不过地学习、复习,课后打打篮球,让疲惫随着汗水流尽,然后晚上保证自己有充足睡眠。高三最不缺的就是考试,有好几次我发挥失常考差了,父母老师也没有责备我,我也只是继续按节奏复习,没有想过太多,一时的考试失常只是暂时的,我认为没有必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
在许多人心中,高考是人生一大难关,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但许多事情只有在亲身经历后才会发现,它并没有当初自己所想象的那么难。我在高考考场上时,就只想着做好一道道题,题做完了,考试就结束了,与平时在自己学校参加的考试无异,至于结果——在做题呢,想那些干嘛。高考于我而言,就像是走过一条通往终点较快捷的路,走过了,后面的路也许会稍微好走一点;没走过,也还有许多其他的路,虽然那些路可能会辛苦一点。但无论哪条路,只要自己尽力去走过了,不管结果如何都没有遗憾。
每件事的结束,都意味着成长。在2019年6月8号下午5点考完英语的那一刻,我内心突然有一种莫名的感受:感觉自己完成了一项长达三年之久的工程项目,但我的内心非喜亦非悲。就像是拉紧的弓成功将箭射向苍穹的那种感觉——于弓而言,它完成了一个使命;于箭而言,它重新开始了一场未知的旅途。但同时箭与弓亦就此别过,接下来将有不同的前方等待他们去探寻。
十二年走来,有母亲早起晚睡地为我的各种琐碎事情操心,也有父亲不辞辛苦地挣钱养家,有师长在学习和人生道路上的谆谆教诲,也有亲人朋友在生活中的关心与帮助。他们用爱拂去我旅途中沾染的尘埃、擦伤的血痕,很感谢一路走来有这么多人的守护与陪伴,也希望在接下来的新征程中我们还能一起并肩前行。